校企协同工作总结(必备11篇)

轩禾网 2023-12-20 06:22 阅读数 38 #工作总结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1篇

甲方: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

乙方:天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协议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

陕西省天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实*实训基地”事宜,达成如下合作意向:校企合作协议书

一、合作总则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知识精神,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互相支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同意建立校企合

作关系。甲方在乙方挂牌建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实*实训基地”。甲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乙方根据学生实*的内容、项目给予适当的安排,并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任务,为毕业后服务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甲、乙双方组成实*领导小组,对实*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二、甲方责任和义务

1、确定基地名称,负责牌匾的制作,并在有关方面及媒体上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

2、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和项目合作研究。

3、聘请乙方担任主管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系(部)专业建设委员会或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教材编写等工作,并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根据聘请人员完成的具体工作,付给相应报酬。

4、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要求,初步拟定每次实*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5、派出教师负责实*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

6、负责实*学生的往返交通和其他实*费用。

7、加强对师生的教育与管理,自觉遵守乙方的一切章制度,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并注意技术保密。如实*学生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操作、质量控制、技术保密等方面有关规定,甲方应及时召回违纪学生。

8、与乙方开展文体联谊的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9、校内实训基地对乙方实行开放式管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优先安排乙方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试验项目,无偿提供试验场地和设施。

10、根据乙方需要,优先安排技术培训任务。

11、每年推荐优秀毕业生,供乙方选择录用。

三、乙方责任和义务

1、根据自身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2、向甲方提供学生实*岗位、场地及相关设备,实*环境应符合*卫生标准。

3、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承担实*指导及其他教学任务。

4、对实*学生进行全面地评价和考核。

5、酌情为实*师生提供工作午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少量劳动补贴。

6、学生每天实*时间为8小时,如乙方要求延长跟班时间,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实*学生增加相应补助。

7、接收甲方派往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安排实践活动及有关事宜。

8、为甲方实践教学提供公开使用技术资料。

9、支持甲方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以乙方产品宣传、推广、技术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

10、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优先选择3-5名优秀毕业生就业。

四、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三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每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五、其他

1、对于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研制项目,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2、本协议未尽事宜,在执行中双方协商解决。

3、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4、本协议一式三份,乙方执一份,甲方执两份(学院一份,生物工程系一份)。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日期:日期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2篇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很荣幸受邀站在这里发言,请允许我代表职业技术学校对主办方“坂田街道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协办方“深圳市真彩人才交流服务有限公司”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校创建于xx年,是公办的、全日制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学校是粤北地区唯一一所被教育部批准的“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学校开设商务英语、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14个专业方向。现有142个教学班,在校学历生7683人。

学校以法律法规允许为前提,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目前,我校与佳的美等企业开展“车间进校”的“校中厂”的办学模式,与新美亚、兰赫美特等企业开展“冠名班”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韦易达、罗氏纺织、威豹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定向人才输送培养模式,与建兴、住电、光泓、比亚迪等企业推行“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我校在5月份、11月份都举办校园招聘活动,为20xx多名毕业生搭建就业*台。今天,我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参会的企业到校参观指导,共同探讨法律法规允许的合作方式,共建双赢的校企合作。

今天,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由于我校办学成绩优良,社会评价高,每年招生火爆,办学规模远远超出了原校区的承受能力。因此,市市*高度重视,对我校进行了重新规划。现在已建成占地300多亩的新校区,今年8月份将整体搬迁完毕,并正式更名为“职业技术学校”。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步步高升!谢谢大家!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3篇

甲方:

乙方:

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就共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学院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总则

1. 通过合作,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 成立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学生实*、就业及其他校企合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制定工作计划,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校企合作协议书程和教学资源;共同指导学生实*实训和就业,形**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 甲方同意乙方为甲方的“校外教学及就业基地”,列入协议用人单位,在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向应届实*学生和毕业生推介乙方。

2. 甲方与乙方合作,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共同开发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

3. 甲方与乙方合作,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4. 甲方与乙方合作,将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5. 甲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与乙方共同协商后,确定部分课程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将课堂设在乙方进行,经双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6. 甲方与乙方协商后,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有组织地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到乙方进行顶岗实践。

7. 甲方可以根据乙方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服务。

8. 甲方根据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乙方参加顶岗实践工作,并协助乙方管理参加定期顶岗实践

的学生。

(二)乙方

1. 乙方管理人员应甲方邀请,作为相关专业的校外专家和企业兼职教师,为甲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出谋划策,并安排相关岗位的一线员工实质性承担甲方的授课任务。

2. 乙方可以接受甲方的专业教师深入到乙方企业参加顶岗实践。

3. 甲方学生顶岗实践期间乙方将按公司现有各类规章制度对顶岗实践学生进行工作管理,按照同等对待,同工同酬的原则,按照____元/小时为学生发放顶岗补助。

4. 在顶岗实践期间,乙方应负责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安排实*生在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的岗位上进行工作,不安排实*生从事与学生专业无关的工种和岗位、危险和粗重工种以及其他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岗位。结合实际情况,为实践师生提供学*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5. 乙方安排专门车辆,组织甲方实践师生的来回接送,并保证其途中人身安全。

三、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即 年 月至 年 月。

五、其他

1. 如因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协议无法履行,则本协议自动终止。

2. 合作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来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情况。

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日 期: 日 期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

高职英语口译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英语口译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译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学,它是高职院校特色兴校的保证和提高英语口译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译实践技能和确保学生胜任英语口译工作的关键。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指高职学生在企业进行口译实战与校内口译实践学习的结合。工学结合表明学生工作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结合,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一、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现状,以便展开客观全面的研究,笔者和高职院校部分英语口译教师探讨了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并设计了调查问卷,还邀请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问卷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笔者结合调查问卷显示的汇总数据以及笔者与部分师生的座谈记录,具体分析了如下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困境:

第一,教学设备短缺与场地不足。口译实践教学需要带有口译训练设备的交替传译室与同声传译室等专业口译训练室,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用的口译室与口译训练设施,而只是使用普通的多媒体语音室来进行口译教学。

第二,校企结合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没有实现校企合作,这就使学生不能将校内口译实践学习运用到企业工作中的口译实战,这对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第三,大班形式不符合口译教学的要求。口译教学不适合大班学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口译课程的班级都有40个学生,这非常不适合口译任务的高精度要求。

第四,口译教学内容不具有职业性。大部分高职院校以普通的口译教材作为口译教学内容,没有以高职学生日后会涉及的工作领域为导向来选择口译教学内容,没有重点突出与学生就业领域密切相关的常用口译专题学习。

第五,口译实践教学形式趋于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实行工学结合的口译实践教学,即校内口译实践教学与企业口译实战的结合,小部分高职院校即使实行了此教学形式,企业口译实战的时间也只占据整个教学过程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如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中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口译实战。

第六,缺乏有效的译后评估总结。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口译课程只是采取传统的考试方法考核学生的口译学习,缺少及时性与有效性,不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口译情况以促使其提高口译水平。

二、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建议

教学目标突出职业适应性

高职口译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口译人才。相对于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综合素质较低,应降低口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服务于一般层次的商贸、旅游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口译人才。

校企合作突出工学结合理念的导向性

注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学,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高职院校近年来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口译的职业特点迫切需要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发与建立校外口译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参加商贸、文化、科技等口译实战工作。校方可以与企业制订共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方式等,并且校企之间可以共享人才资源,学校的教师去企业兼职口译工作,企业的口译人员来学校兼职口译教学。

教学内容突出工作导向性

工学结合实践的教学内容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需要,可根据行业、企业需要的或校企共同制订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渠道选取难度适中、紧扣时代的素材,如商贸口译专题素材、旅游口译专题素材与文化交流口译专题素材等,但同时也对文理贯通的百科知识有所涉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各方面知识展开口译。

教学形式突出情境真实性

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提倡在课堂内实现口译现场情境模拟与在企业进行口译实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口译职业核心技能和口译职业素质的目标。在课堂内实现各个口译专题的陪同口译模拟、交替口译模拟、会议口译模拟与同声传译模拟等,让学生以译员的身份进行口译模拟项目训练,使得学生具备承担企业口译实战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从而使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校内口译实践教学与企业口译实战成为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

教学设施突出专业性

口译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要到位,应配备专业口译室与专用的口译训练设施,提供因特网的上网设施,配备百科全书、翻译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报刊、科技及经贸专业参考书籍、各种专业字典和词典,以供教师参考和备课用,也可供学生在进行口译训练前作译前准备、语言进修、知识补充等。

小班学习符合口译教学要求

口译任务的高精度要求需要学生接受高规格、高水准的培训模式,不宜采用大班教学。学生必须在口译训练中得到充分的口译实践机会,因此,小班教学才能确保口译实践教学的质量。

搭建校企口译网络平台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口译主页与论坛,在主页上提供丰富的口译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师生与企业可以在口译论坛里讨论口译知识与交流信息。

建设工学结合口译实践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具有特色、行业认可的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团队。可以邀请口译自由职业者和专职译员加入师资队伍,作为兼职或客座教师;也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优秀口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并且本校的口译教师也可以到企业兼职口译工作,积累口译工作经验。

工学结合口译实践教学的译后评估总结

评估总结是口译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是对口译能力与效果的评判和检验。一般而言,口译评估应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评价、企业评价与教师总评,分别从信息传递、语言使用、译文表述及综合素质对译员的口译质量加以评定。评估的合理设计可以在口译训练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可以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口译水平。在技能训练、专题学习、项目模拟、口译实战结束后,学生自己、小组成员、企业与任课教师对现场表现进行评估与总结。

参考文献: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双师结构;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

0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也明确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因此,按照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开发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1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从2002年开始建设,从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10所,发展到近百所。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积累,到质量内涵建设的阶段。目前,广东省一般高校总数达112所,在校生约万人。其中99所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约为24,900人,占全省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总数的68%。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64所高职院校,其专业方向主要为:国际物流、工商企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物流与航空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等方向。

广东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双师素质教师7人,双师比率为41%。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均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并邀请企业物流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全省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8个校企合作单位;81%的院校投资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训室,全省64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软件和设备(不含实训场地投资)建设总投资超亿元,各校平均投资物流实训建设约168万,各校平均物流实训面积316平方米。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落实困难,校企缺乏深度合作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作业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目前,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需求,许多院校投资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物流实训室,来实现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模拟教学。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市场综合性,这些模拟的实训室还是很难实现全真的市场物流作业环节,同时,各物流专业课程中实践课时的考核标准及教学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体系,使得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往往在校内实训室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有效的融合,学生无法掌握真正的物流作业技能和知识要领。

从目前各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有的采用“企业校区”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尽管形式各有特色,但这些校企模式大都属于短期的、浅层次的合作,均存在可持续发展及深度合作的问题。如何有效实现院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第一难题。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联系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 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但较突出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任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学校对兼职教师还存在一些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另外,专任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兼职比例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很多直接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学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或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实际比例并不太高。

由于物流管理是个新兴专业,专业开设才10余年,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高校内总体的专业教学师资团队的专业背景是较弱的。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由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目前物流市场运作仍处于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经验运作为主的局面,专业性管理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物流行业市场内都缺乏具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也正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显得尤为薄弱的原因。

因此,为满足市场经济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及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整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学校型还是企业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很长的培养和提高过程。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待全面提高。有必要建立一支有效的、稳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的双师教学团队探索

课程基本信息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是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共同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以其他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功能课程为先导的最重要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省市部级物流技能竞赛考点分布的主要课程,是评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体现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仓储作业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只是水平,能对操作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作业方案,同时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提高就业水平和物流专业岗位能力。

双师团队教学设计

团队设计

要形成有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是简单的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书面组合。而是要切实的将两个人的优势共同实施在学生身上。同时又能促进老师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团队人员设计上,校内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而企业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备一定的物流专业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市场需求、市场状况、物流岗位工作之分了解,熟悉物流作业操作流程,掌握大量实践教学案例及培训素材。这样的团队组合,加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能达到双师结构团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计划及分工

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明确双师结构教学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教学目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教研,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教案。校内教师主要指导课程理论知识,负责理论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负责企业仓储与配送流程认知指导、实训设备训练、课程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物流应用系统操作等实践教学,校内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按实践项目模块,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共同形成课程考评成绩。

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定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或整合。以所选教材为参考,校企合作单位为支撑,将教学内容、岗位能力和学习模块一一划分,并形成有效的对应。校内教师演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模块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原理、调研方法,优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战略,使学生具备对仓储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的能力;企业教师演示与之对应的实践模块,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各项作业技能,熟悉各种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按一定的考核方式,进行不同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形成学生的岗位能力,并提高教师团队的双师能力。

4总结

目前各院校对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探索,还处于较浅层次,尤其缺乏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和口号,因此,要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做到:

1)重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许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只是形式上应付检查和评估,并没有政策规定和相应的建设措施。同时,相关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深刻理解“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内涵。

2)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由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必须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连同校企合作一起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切实推进专业的教学水平。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各院校应在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改、教改,稳定教师队伍,为学科建设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文献出版社,2006.

[2] 徐东.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3] 邓志辉,赵居礼,曹喜为.高职教育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2).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6篇

自驻村以来,驻百子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指导下,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载体,建立完善各项机制,进一步强化管理,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作用的发挥,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现将驻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搞好调研。一方面,参加了村委会的班子会议,对村委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深入村组调研,进村后,我们首先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

(二)拟定工作计划。结合调研情况,与村委会干部一同进行了研究,对一年的工作作了初步的规划。同时,对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三)广泛关注民生。驻村后,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民生改善和产业培植上,对各村组的抗旱保民生、森林防火、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困难群众救助等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督促落实。并对全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烟草种植规划、大春作物种植面积落实等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向村委会和村组提出了意见建议。(四)解决实际困难。结合村委会工作经费紧张的实际,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目前为村委会争取了1万元的工作经费,用以缓解村委会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融入基层工作,全力以赴按照乡党委、*的决策部署抓好大春粮烟生产、抗旱保民生等各项常规工作。

(二)继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呼声,增强基层工作能力。

(三)积极向上争取汇报,协调相关县级部门安排项目和资金,力争解决几件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

(四)积极争取项目,在村委会举办2至3场科技培训,推进新型农民培养工作。

(五)继续争取资金,为村委会解决办公条件简陋、工作经费紧张等问题。

(六)广泛开展调研,结合实际对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对各村的农业产业布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再调研、再思考、再规划。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7篇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重要资料。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其顺利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本事,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能够有多种形式,要进取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等有利于增强学生本事的教学模式。

(一)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各校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及合作单位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各部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专业合作培养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各部和企事业单位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实施完成情景,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资料。各部要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要由行业主流企业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和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来自企业的人员应有较大部分。

(三)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产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原则。校企合作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立以本事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构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台(即公共学*领域、公共选修学*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领域课程);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本事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二)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五部分组成:

1.公共学*领域课程。这一学*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本事等方面打好必须的基础。

2.专业一般学*领域课程。该学*领域课程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供给良好的知识、本事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模块。

3.专业综合学*领域课程。该学*领域课程直接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特征,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本事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资料。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模块。

4.专业拓展学*领域课程。这是为拓展学生的谋生范围供给其就业(第一次)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基本专业知识,能够灵活适应市场(企业)的需求,专业拓展学*领域课程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本事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

(三)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本事、学*本事、实践本事,并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本事及团队协作精神。还要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四)配套的改革措施

1.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是规范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以职业本事为核心的“本事本位”课程观。

3.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本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校企合作协议书 (菁华6篇)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8篇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命题。校企共建工作室,在双导师制、双岗位制的基础上开展运营,实现学校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企业运营获取经济效益,学生实践提升专业技能。这种典型案例具有推广价值,经验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作室双导师双岗位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_在多个场合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特别强调“要走校企结合、产学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

计算机专业如何走通校企合作之路,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部门常常抱怨: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太难搞,一个大一点的企业也就能安排四五个学生,小一点只要一两个学生,从精力和效率来都划不来,企业也不愿为了临时的几个用人需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面对难题,笔者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既然企业用人需求分散,规模化地走出去不易,那么我们就反其道而行,将企业及项目引入校园。我们构建“双元”网络导师工作室,引入企业实战项目,按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职业教育教研室所要求的“八个共同”,即“校企共同研究设置专业、校企共同制订实施招工招生计划、校企共同选派组建教师队伍、校企共同拟定编制教学计划、校企共同编制开发课程教材、校企共同协调组织开展教学、校企共同搭建管理队伍、校企共同组织考核鉴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一、合作背景

惠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近成立的一家新兴产业科技公司,走在网络技术前沿,从事网站维护、网络SEO优化、网站推广等新业务,需要大量的有进取心、网络技能高超的人才。公司高度认可笔者学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和毕业生扎实、肯干的岗位意识。由于该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大和发展,相关技能人才紧缺,愿意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网站建设和优化的高素质人才。

二、合作目标

一是校企合作建立支撑校企“双元”网络导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导师工作室。

二是依托网络导师工作室,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资源配备、企业导师聘请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网站建设和优化技能。

三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三、具体措施

1.校企“双元”建设教学环境

工作室由学校准备两间大教室作为工作室场地,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政策;由企业出资负责完成两间工作室的装修、相关设备的购买、独立宽带的开通。合作企业两间工作室场地建设和设备投入约60万元。共配备计算机50台、专用服务器4台,完全按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工作场所装饰及办公环境配备。

2.校企“双元”开发教学资源

2014年9月,学院选择1个班级为试点,由企业为主导,聘请行业专家,结合行业需求,制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个方案围绕搜索引擎优化(SEO)和网站推广为技能主线,聘请行业知名技术总监任课,所学内容以行业前沿技能入手,以企业实战项目为平台,在网络真实环境下边学技能边实战。

3.校企“双元”组建师资团队

由合作企业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担任首席企业导师,并结合实际项目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导师。由学校信息工程系选择优秀骨干教师团队担任校内导师。每位导师在各自的领域有多年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在专业方向上与人才培养的方向一致,对网站SEO优化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组织由企业按照上班形式授课,企业导师为项目经理,校内导师为技术总监,学生分工明确,按岗位实现既定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环节。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以及学生结合不同项目和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各岗位技术要点,把所学技能灵活应用。从知识和技能层面使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达到互补,企业经验和技术深入能够很好地融合,并传播给受教学生。

4.校企“双元”赋予学生身份

参与“双元”网络导师工作室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校内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校把在“双元”网络导师工作室实践过程写到教学计划中,制定符合校内学习实践的作息时间,工作时间同其他班级的上课时间相同,休息就餐时间也相同,这样给班导师的日常管理带来很大方便。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也在完成企业实战项目,学生既得到了学习锻炼机会,又提高了实战项目经验,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效益。

5.校企“双元”创新管理机制

“双元”网络导师工作室,实行校企“双元”管理,按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制度要求和具体情况,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网络导师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网络导师工作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导师工作室导师管理制度》等。在此基础上,为了发挥企业在校企共建中的突出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实战项目,由企业导师结合学生工作过程、工作效果以及工作岗位等进行成果回报机制。学生在工作室里实习实训阶段采用“半工半读”方式,在学习技能的同时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企业根据特定比例把产生的效益转换为活动经费、月底分红、争先评优奖励等方式回馈给学生,此过程完全由企业实施,与学校无关。

6.校企“双元”实施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体系由系部和企业共同制定。学校在学生完成计划内学习内容后,按照学期为单位进行常规期末考试,给定所学科目成绩;企业是以月为单位按照学生在工作室期间所完成的项目种类、项目级别、完成质量、完成数量等方面给予评定。

7.校企“双元”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将合作企业本部建设成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前往开展校外实训。

四、人才培养成效

通过调研,学生对工作室模式高度认可,共同开展的技师班招生工作,学生很快报满招生计划数。在开展运营之后,还吸纳其他班级30名学生参加到工作室兼职工作中,报名人数很快满额。学生在工作室中坚持实践,充分说明工作室的锻炼机会可贵。

目前工作室承接网站优化客户达30多个,典型的如(学习资源站)、(游戏资源站),学生实践的作品上线,网站日IP访问数可达万个。学生实践充满成就感,技能水平对接企业需求,已有多家客户企业表示希望学生毕业能到公司工作。

五、成果与经验

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目前平稳运行半年,取得初步成功:学生工作作品网站上线,多个网站排名雄居

关键词 搜索第一页;网页和美工小组参加市级技能大赛包揽竞赛多项一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接待领导、兄弟院校、友好企业的参观与交流多达20多次,受到充分肯定,发挥了典型案例与示范辐射作用。总结经验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至关重要。我们的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而我们的人才培养观念,也需要完成从“计划型”人才培养向“市场型”人才培养转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充分的论证,制订完备的专业计划,按计划开设课程,教师按课程大纲开展教学与人才培养,“教与学”长期封闭在学校高墙之内,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学的重点,而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反而置之脑后了。新经济常态形势下,这样的人才培养观念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去支持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转型。观念的转化最重要,人才的培养要研究市场的需求,要对接企业的需求,而以工作室为平台,引进企业到校园,可较好地进行校企对接。

第二,多方共赢、规范运营的模式是保障。学校的使命是人才培养,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学生的目标是掌握技能。三方的目标如不在规范的制度约束下,必然南辕北辙,工作室无法长效运营。因此需要制定可兼顾各方合作动机而又互相协作的制度,规范多方的行为,制定多项制度。校方要保障企业在学校动作的权益,兼顾好企业的经营利益,明确学生的“双岗位”制,按校企双方约定时间表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占用学生作为工作室员工的实践时间。而企业方要兼顾学校学生管理的大局,不因追逐利益的局部、短期行为而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出现随意扩大工作室学生数量和随意占用学生课堂时间的行为。对学生而言要处理好学生和学员两个角色的关系,实践时间要全身心工作,课堂学习时间要一心一意学习。

第三,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工作室要参与市场竞争,在学校主导学生基础上,由企业主导市场运营,工作室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才能长效运营,合作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择目标行业的优势企业进行合作。如果企业本身是目标行业的新进入者甚至失败者,与这样的企业的合作下,工作室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长效运行成为空中楼阁。优势企业不限制企业大小,大企业有品牌吸引力,但对合作学校的实力与师生的技术能力要求也高,在校企合作起步阶段引进难度很大,小企业有机制灵活的优势,但实力不强,长期运营风险较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第四,坚持双导师的引领与互补作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各有优势,学校导师熟悉学校情况与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专业基础教育,学校导师还起着代表学校参加工作室的管理与桥梁作用;企业导师熟悉项目动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项目的完成情况与工作室的财务状况。双导师互相沟通与协调,共同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业、工作,在制度的管理下相互制衡,保障企业的长短期经营目标与学校的长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六、小结

综述之,工作室是校企合作下的新生事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个性和能力的发挥、市场经济理念的形成。通过真实项目的效果,也可以检验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条件是否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凯.浅谈高职校企合作动漫工作室运作方式[J].大众文艺,2011(18).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9篇

一年来,我村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的紧密配合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了基层组织的进一步加强,群众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的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经济建设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村级经济,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服务和指导好农、工、副三业的发展;努力为村民的增收搭建*台(成立了方联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得村级群众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今年,我村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增长,村级可支配收入到达135万元。

二、环境卫生

继续做好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工作。今年,我村投入了15万元用于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工作,并透过此项实事工程,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另外,顺利完成了南渭上的村庄绿化工程,且在原四联村部新建了公共厕所一座,总计10万元。

三、计生工作

我村在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计生目标开展工作。不仅仅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还开展好优质服务(如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计生专干亲自上门发放药具等),出色完成了xx年的计生工作。

四、社会治安稳定

我村村委会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状况,认真地开展工作以维护地方稳定。用心配合派出所的治安巡逻工作,为巡逻的开展带给有力保障,有效地阻止和控制了案件的发生。进一步发挥好人民调解室的作用,按照依法调解、以德协商的原则,努力把矛盾调解到最小。

五、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村投入了资金10万元用于利群路的绿化工程,使得“绿”入人心。此外,还顺利完成了南河港、田塘港、朝霞港这三个自然村的桥梁改*工程,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六、党建工作

1、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全村党员中全面实行公开承诺是创先争优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同时,我村党组织还开展了向常德盛同志学*、党员干部进万家的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2、第九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按照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我村设立了6个自然村和1个中心会场投票站,并及时、高效、准确地完成了唱票工作。经统计,我村实际收回的选票数为1348,占选票总数的41%,其中有效票数为1312,无效票数为31,弃权5票。

七、关心下一代工作

今年,我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以“四有四好”先进村的建立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制度,并且利用假期开展了多次的知识讲座和活动,不仅仅让辖区内的青少年获取了知识,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受到广大青少年的一致好评。

八、其他方面

1、村务公开方面。村委会按照上级村务公开的要求,扎实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健全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村务运作有章可循。

2、超龄人员接轨社会保险工作。根据上级政策,筛选出贴合条件的超龄人员,并及时告知其状况,做好超龄人员接轨社会保险工作。

3、农村低保工作。把好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的申报关,广泛征求组长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做好申报人员的公示工作,理解村民的监督。

4、扶贫帮困方面。村委会用心落实上级文件的精神,透过发放党员关爱基金,将全体党员的关怀送到了困难户、贫困户的手中。同时,在年前进行了走访慰问活动,送去了村委会对他们的关怀。

5、老年人的关爱工作。在中秋、重阳、春节前夕,村委会对每位老年人都发放了过节费,合计7万元,让他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能够切实感受到村委会的温暖。九、xx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首先是要继续做好环境综合治理,保障村容整洁;第二是继续做好农工副三业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帮忙村民增加收入;第三是做好部分环村道路的绿化工程建设;第四是用心配合好区规划建设局对方联新区的下水道铺设及道路的硬化工程。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必须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开拓进取,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10篇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

向培养;企业提供实*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三)见*模式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双方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继续教育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五)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顶岗实*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

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实训基地。

(九)实施“双百工程”

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专业

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三年内,在四个重点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系、部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四)*三年内,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工作,实训教材尽量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五)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系、部每学年要选派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2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每个专业至少聘请或调进3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

校企协同工作总结 第11篇

1.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校企合作关系,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招生就业、实习实训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全面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3.根据教育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师资12条”)指导思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采取共建人才库、挂职交流、企业实践、企业导师等形式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 以深化教改为主线,以转变、实效为目标继续加强学习教改先进理念和方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创新课堂教学、课外导学和考评机制等,力求教改更主动、更有效。

5. 继续做好会计专业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试点的后续工作,完成相关制度的制订,建设好测评中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的考试。

6.结合本系专业优势,深化与社区学院的合作,探索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继续做好云浮市、罗定市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培训工作。

7.探索实践与罗定市供销合作社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经济管理系将探索实践与罗定市供销合作社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双方将就建立混合所有制专业学院的相关政策、招生模式、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开发、学院选址等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磋商,将尽快启动框架协议的磋商与签订。

8.紧扣云浮七大特色产业集群,结合我系专业发展实际,突出重点,在云浮做优“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打造健康生态农产品供应体系的实践中,学会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通过政、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彰显经管担当,打造专业特色。

综上,经济管理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要解决好两大问题:第一,要立足“怎么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第二,要以教育为主体,吸引更多的实业型、懂教育的企业加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学生高质量、体面就业。因此,经济管理系今后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做实“产业链+专业链”,推进各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热门